linux进程 内核的功用: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功能、内存管理、驱动程序、安全功能 Linux内核存储进程信息的固定格式:task struct(windows为PCB) 多个任务的的task struct组件的链表: task list 进程创建: 第一个创建的进程:init进程 父子关系 进程:都由其父进程创建 fork(),clone() 进程优先级: 0-139: 1-99:实时优先级 100-139:静态优先级 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Nice值: -20,19 nice值越低,会获得更多的处理器时 进程内存: Page Frame: 页框,用存储页面数据 存储Page 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内存管理单元 linux内核: 抢占式多任务 进程类型: 守护进程:在系统引导过程中启动的进程,跟终端无关的进程 前台进程:跟终端相关,通过终端启动的进程 注意:也可把在前台启动的进程送往后台,以守护模式运行 进程状态: 运行态 就绪态 睡眠态: 可中断 不可中断 停止态:暂停于内存中,但不会被调度,除非手动启动 僵死态: linux系统的进程查看与管理工具: pstree命令: pstree ps命令: /proc/:内核中的状态信息 内核参数: 可设置其值从而调整内核运行特性的参数 /proc/sys/ 状态变量:其用于输出内核中统计信息或状态信息,仅用于查看 选项: a: 所有与终端相关的进程 x:所有与终端无关的进程 u: 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进程状态信息显示 常用组合之- : aux VSZ:虚拟内存集; RSS :常驻内存集 状态: R:running,运行 s :sleeping,中断 D :uninterruptible,不可中断 T : traced,停止 Z : zomble,僵尸 +:前台进程 1:多线程进程 N:低优先级进程 <:高优先极进程 -e:显示所有进程 -f:显示完整格式的进程信息 top命令: -d:指定刷新时间间隔,默认3秒 -b:以批次方式显示 -n:显示多少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