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AID?
RAID是Redundant(冗余) Array(大量的;阵列) of Inexpensive(不昂贵的、便宜的) Disk(磁盘)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称独立独立磁盘冗余阵列。起初是为了组合多块小容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容量的昂贵磁盘,同时希望在磁盘失效时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而开发出的一种磁盘存储技术(说白了就是没钱买但又想用大容量的盘而开发的技术)开个玩笑...,但确实就是这个理念引发了数据存储的重大变革,既节约了成本,同时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更提升了读写效率,也使得RAID成为现在虚拟化存储技术的奠基石。
以上介绍了RAID的概念,那么RAID技术又包含哪些呢?
RAID技术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而使用的不同的技术类别,这些类别被称为RAID级别,每一种级别代表一种技术,不过,我们常用的还是0/1/3/5/10。
RAID0:数据并行写入,读写性能好,磁盘利用率高,没有数据冗余及安全保护机制,坏某一块盘,整个RAID0的数据全部丢失,适用于一些对读取性能要求较高但所存储的数据为非重要数据的场景(比如追求高性能的广大LOL友们和吃鸡玩家)
RAID1:数据冗余安全性高,一旦数据丢失,可利用备份数据及时恢复,但存储利用率低,只能使用50%的空间,因为有一份镜像数据,所以适用于对数据保护很重视的场景(比如装系统)
RAID3:采用一个硬盘作为校验盘,其余磁盘作为数据盘,数据按位或字节的方式交叉的存取到各个数据盘中,当某块盘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异或校验算法恢复该盘的数据,有一定的数据容错能力。
RAID5:与RAID3的机制相似,但是数据校验的信息被均匀的分散到的阵列的各个磁盘上,磁盘上既有数据,也有数据校验信息,当某块盘发生故障时,和RAID3一样通过校验恢复数据,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RAID6:校验盘有两块,也是将校验盘分布到数据盘中,但会在每块磁盘上放置两个数据的校验值,提供两级冗余,即使坏两块盘时,阵列仍然能够继续工作。
RAID10:顾名思义,就是RAID1和RAID0的加强版,先做镜像然后做条带化,既提升读写性能,又能对数据冗余保护,磁盘利用率和RAID1是一样,只有50%的使用空间。主要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领域(比如金融,证券等)
RAID50:由多个RAID5阵列组成的,数据的存储访问是以RAID0的形式分布在各个RAID5子组上。依据RAID5提供的冗余能力,在子组内部任意单盘失效,阵列均可正常工作恢复出失效盘信息,同样失效盘的更换不影响业务正常进行。
RAID级别 |
RAID0 |
RAID1 |
RAID3 |
RAID5 |
RAID6 |
RAID10 |
RAID50 |
容错性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冗余类型 |
无 |
复制 |
校验 |
校验 |
校验 |
复制 |
校验 |
读性能 |
高 |
高 |
高 |
高 |
高 |
一般 |
高 |
写性能 |
高 |
较低 |
较低 |
较低 |
较低 |
一般 |
较低 |
所需硬盘数 |
1个以上 |
2N |
3个以上 |
3个以上 |
4个以上 |
4个以上 |
6个以上 |
可用容量(N) |
N |
N/2 |
N-1 |
N-1 |
N-2 |
N/2 |
N-2 |
适用场景 |
图形工作站等 |
服务器/操作系统等 |
数据库等 |
数据库等 |
邮件/文件服务器等 |
银行/金融等 |
WWW服务器等 |
RAID如何配置?(以服务器配置RAID0为例)
服务器安装好物理内存/硬盘等硬件后,连接相应的鼠标键盘显示器,接入电源并开机,根据提示摁下Ctrl+H键(不同的品牌快捷方式有所不同)等待进入设置,选择显示出来的硬盘信息,根据提示选择一块或多块盘进行raid不同级别的设置。(如下图)
出现这个标识后按Ctrl+H组合键
进入BIOS阵列管理页面
选择第三个选项(保留旧配置,向配置添加新驱动器)
选择第一个选项,进行手动配置,并设置参数
选择显示出来的磁盘添加到Drive Group(驱动器组)
选择Accept DG接受这个驱动器组
单击Add To Span,添加跨度,点击下一步
检查RAID配置信息,无误后点击Accept接受
选择Yes,确定接受
最后完成创建